采耳●不宜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3月2日電(通訊員 郭翔)掏耳朵是我們生活中特別常見的行為,但是,耳鼻喉科的醫師要提醒您:耳朵不宜掏,可能掏來耳痛的禍——惡性外耳道炎!
最近,市民王女士到店采耳,之后不久便開始出現劇烈的持續性左耳疼痛癥狀,同時還出現了左側外耳道的腫脹,看了多家醫療機構,嘗試多種方法,耳痛癥狀一直未得到緩解。經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伊海金診斷,王女士為“惡性外耳道炎”,該病有著很高的致命風險,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外耳道是連接耳朵外部與鼓膜之間的管道,人們日常掏耳朵等動作,帶入細菌、真菌感染或引起變態反應,會引起外耳道皮膚、皮下組織炎癥,就是通常所說的外耳道炎,輕度的炎癥,一般采用藥物治療或可自愈。
而惡性外耳道炎,又稱壞死性外耳道炎,炎癥感染已非常嚴重,可能會危及生命。
如炎癥感染蔓延至咽旁間隙、腮腺及顳下頜關節周圍,會合并其他組織結構的感染;
若炎癥感染向乳突腔內進展,可能會誘發骨髓炎;
惡性外耳道炎還可能繼續發展侵及顱神經,一旦發生,便會導致面癱、聲嘶、軟腭肌肉癱瘓、抬臂無力等一系列并發癥;
甚至會侵及顱內,發生顱內并發癥,可危及生命,一旦侵及顱內,死亡率更是高達50%以上。
王女士一次采耳“中招”惡性外耳道炎,除偶發因素外,其自身患有20年的糖尿病史,則加劇了患病的風險。伊海金帶領耳科組醫師,為患者制訂了系統的治療方案,完善聽道及頸部增強核磁,并留取耳道內膿液進行細菌培養。同時針對患者繼有的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植入支架病史、腦梗病史等復雜的全身狀況,科室積極申請感染性疾病科、放射科、內分泌與代謝科、心內科、麻醉科、疼痛科等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明確炎癥蔓延的范圍、進行針對性治療。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馬序竹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給予了充分抗感染專業指導,針對各種耐藥細菌以及真菌,為患者擬定詳盡的抗感染方案。
伊海金(左一)查房中(郭翔攝)
醫護人員定期予以耳道沖洗、引流、換藥,并根據藥敏結果更換抗生素,多次復查影像學,動態了解病情的進展。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王女士的耳痛基本消失,外耳道腫脹消退,全身狀態也有了明顯的好轉,并最終順利出院。
值得注意的是,異物損傷、藥物刺激、化膿性中耳炎的膿液、游泳或洗澡等水液浸漬,都是引發惡性外耳道炎的因素。另外,如果是有糖尿病或者免疫系統功能減弱的人,則患惡性外耳道炎的風險更高。
日常生活中
● 我們要減少不必要的挖耳對外耳道的損傷,實際上絕大多數的耵聹(耳屎)會通過咀嚼、張口等動作自行脫落排出,個別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則需要到醫院由耳鼻喉科的醫生進行專業處理。
● 要積極防治外中耳的慢性炎癥,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濕疹等。
● 規律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果出現耳部的不適,應及時就診,明確病因,切勿自行用藥,以免癥狀加重,延誤治療。
?。?strong>編輯 韓冬野)